節約優先 降低能耗 “十一五”平均節能率應在4.4%左右
“十五”能源消費量增長8億噸標準煤
“十五”期間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特點是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較快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能源消費量增長較快,5年能源消費量增長8億噸標準煤;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煤電油運仍然全面緊張,能源供應緊張是能源發展中的主要矛盾;國際石油價格持續高位震蕩,不斷創出新高,對我國經濟產生了一定影響;石油凈進口數量迅速上升;能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引起的大氣環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能源與土地、淡水、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共同構成我國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等。
“十一五”平均節能率應保持在4.4%左右
“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實現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這意味著“十一五”期間平均節能率應保持在4.4%左右,而“十五”時期為-1.6%;到2010年,能源消費總量應控制在25億噸標準煤左右,5年能源消費增量比“十五”時期減少一半;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能源消費量年均增長率與GDP年均增長率的商)將由“十五”期間的1.2下降到“十一五”時期的0.4以下。
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的方針
因此,“十一五”期間,必須改變過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長方式;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推行清潔、高效生產,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降低單位GDP能耗的途徑包括調整產業結構、工藝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技術水平;強化節能意識。
在優化、提升經濟結構的同時,還應不斷調整和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供應安全。應繼續加強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增加供應能力。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走多元化發展道路,提高優質能源在能源總量中的比重。應建設大型煤炭基地,調整改造中小煤礦,降低煤礦事故,特別是大型事故的發生率,鞏固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基礎地位。.應實行油氣并舉,加強國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增強石油戰略儲備能力,穩步發展石油替代產品,保障石油供應安全。應加快西部地區能源開發,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增加西部地區、農村地區能源供應能力,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總之,“十一五”時期我國應繼續堅持開發節約并重、節約優先方針,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筑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為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