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技術與服務外包供應商凱捷集團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對中國未來的電力需求、行業發展趨勢和投資缺口進行了預測。
報告顯示,過去3年波及全國的電力短缺,刺激了中國新一輪電廠的投資。雖然2006年底中國大部分地區將實現電力供需平衡,而且可能出現短期的電力過剩,但從長遠看,短暫的電力供需平衡又會被新出現的電力短缺打破。原因是國內電力行業投資發展不平衡,造成供應量呈現周期性波動。
報告測算,即使按現有增速發展至2020年,中國人均裝機指標也僅僅達到美國上個世紀50年代的水平。雖然傳統發電領域存在巨大的投資機會,但隨著電力市場供應總量的持續增長,投資風險會隨之加大。因此,企業應采取并購重組而不是新建擴張的經營策略,同時大力整合目標市場以提高相對市場份額。報告預計,中國電力行業新的并購浪潮將在兩年內發生,逐步改變過于分散的市場結構。
報告還分析了政策因素可能對電源結構產生的影響:由于投資的剛性,煤電比例在3年內的趨勢是上升而不是下降,因此今后中國各級政府勢必實施更加嚴格的環境保護標準,給予綠色電力投資更多實際的激勵,實施更加靈活的終端消費價格。研究發現,由于天然氣發電前景受到進口制約因素限制,風力發電的配套成本較高,因此加快核電的建設,才能夠真正滿足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和能源環保戰略的要求,實現優化電源結構的長期目標。
此外.報告指出外商直接投資曾經是幫助中國地方政府投資電廠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但就目前的投資總量而言,外資的相對重要性已經大大降低。中國政府希望新的外資引入能夠給中國電力行業帶來管理能力和技術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在清潔煤技術、可再生能源領域以及核電設備制造方面。報告建議,國際投資者可沿產業價值鏈采用新的進入方式。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