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增長速度均快于經濟增速,這樣就使實現全年單位GDP能耗降低4%的目標面臨很大壓力。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測算,如果今年經濟}曾長率為9%,要實現節能降耗4%的目標,給能源消費總量增長只留下5%的空間?,F在,能源消費總量增長超過經濟增長,同時,投資仍在高位加速增長,按這個勢頭發展下去,全年節能降耗4%目標的實現相當困難。
在連續幾年能源消耗高增長、煤電油運全面緊張后,節能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笆晃濉币巹澗V要中,節約資源已經上升為基本國策,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這是中央做出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決策。
認識層面的問題已經解決,如何采取有效手段貫徹落實成為關鍵。一位長期從事節能技術推廣的業內人士對此深有感觸,他告訴記者,上項目鋪攤子、搞規模擴張,對于企業決策者來說,“業績”明顯,積極性都很高,而搞節能,企業缺乏動力,甚至無動于衷,節能在很多情況下變得可有可無。
在工業能耗占全社會能耗70%的情況下,如何使企業真正有動力去推動節能降耗成為關鍵。在宣傳動員、完善法制、政府推動促進節能外,更好地發揮經濟手段的作用,特別是價格形成機制的作用,是我們應當更加關注的。
以我國的基礎能源煤炭為例,現在全國一年要消耗20億噸以上煤炭,然而,現在的煤炭價格機制只反映煤炭的開采成本,資源和環境成本并沒有計算在內。大部分國有煤礦的礦業權是無償獲得的,資源補償費費率低至1%,開采中對環境破壞后的治理和恢復費用也沒有反映。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對山西省的調查,因采煤需要發生的環境保護和治理費用,噸煤大約60元。在目前的價格機制下,煤礦開采時挑肥棄瘦“吃菜心”現象相當普遍,使得我國煤礦回采率只有30%左右,浪費大量寶貴資源,而世界先進水平為50%以上;同時,社會上對煤炭的消耗也是“大大咧咧”,例如,我國許多燃煤機組發電每千瓦時的煤耗超過400克甚至500克,而先進機組只有300克。
煤炭價格機制是當前扭曲的能源價格機制的一個縮影。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資源的廉價甚至無償使用仍普遍存在,當前的能源價格既不反映能源價值,也不反映供求。價格這種最重要的經濟杠桿的扭曲,使得市場規律無法調節能源的生產和消費行為,企業和社會自然缺乏珍惜資源的壓力,帶來了浪費和效率低下,鼓勵了損害環境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反映在經濟增長方式上,就表現為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
能源價格和價格形成機制,是促進企業節能的要害,更是節能長效機制形成的要害。當前要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逐步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能源價格形成機制,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創造良好的環境。同時,也必須考慮各方面的利益和社會承受能力,照顧弱勢群體的利益,平穩推進。
除最核心的價格機制外,其他經濟手段的作用也不能忽視。例如,在發達國家廣泛運用的能源合同管理模式就值得借鑒,耗能大戶與政府節能部門簽訂合同,企業承諾一定額度的節能指標,一旦實現,企業不但能因此節省能源支出,而且能得到專項基金的獎勵和補助。再如差別電價,對高能耗企業提高電價,而對低能耗企業降低電價,這樣能有效引導企業節能。這些手段,已經在國內一些地方開始運用,但缺乏明確的制度保障和政府的資金支持,效果有限。
只有經濟手段在節能工作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只有企業真正有了節能的內在動力,同時,節能法律法規不斷明確,政策措施不斷強化,今年節能4%、“十一五”期間節能20%的目標的完成才能有堅實基礎,節能的長效機制才能真正建立,建設節約型讓會的戰略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