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強化對話共同應對減排
盡管中國與歐盟在人均整體收入和能源消費水平上均存在巨大差距,但中國和歐盟所面臨的挑戰卻是共同的,能源安全、污染控制、氣候保護是中國和歐盟共同的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的政策目標。這是記者從近日召開的“中歐能源與可持續發展”對話會議上獲悉的。
據與會中外專家介紹,歐盟對進口能源依存度將從1990年的45.5%提高到2030年的67%;1990年以來,對外石油依存度更是超過80%。中國已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凈能源出口國變為目前的凈進口國,對石油的進口依存度將要超過50%。
中國與歐洲1對進口石油的依賴性都越來越強,為了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降低過分依賴石油的風險,歐洲各國都非常關注如何減少對碳能經濟的依賴,但是,很少有人重視如何在不降低經濟競爭力的情況下實現一個目標。在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石油獲取日益困難的情況下,尋求替代能源也日益成為中國方面的一項緊迫任務。在這方面,中國既要吸取歐洲方面的成功經驗,也需要認清他們存在的不足。
專家指出,歐盟為實現《京都議定書》規定的8%的減排義務,在提高能源效率、利用可再生資源、開發碳儲存技術等方面目標宏大。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盡管沒有減限排義務,但能源與可持續發展的績效令世人矚目。1980—2000年期間,我國GDP年均增長8%,而能源消費量僅增長4.1%,這低于同期經濟增長,能源消費彈}生系數僅為0.42。中國新制定的“十一五”規劃要求單位GDP能耗在2010年比2005年降低20%,還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任務。中國政府提出的創建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目標,降低能耗和環境保護也是主要內容。
中歐雙方認為,中國和歐盟在能源、氣候與可持續發展方面有著巨大的合作空間,加強交流有利于雙方相互吸取經驗教訓,有利于雙方更好地實現各自的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護戰略。
[/HTML]